什麽是費曼技巧?為何能號稱終極學習法?
知乎上有很多討論這個問題的帖子,用“終極”修飾,似乎有點誇☆張】,但費曼學ξ習法確實可以是頂尖的學習方法,不僅對於學生,更是我們』工作中學習任何一個新領域時非常實用的學習方法
費曼學習法的魅力到底在哪裏呢?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費曼這個人,以及他的學習、教學經歷。
一、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
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美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納米技術之父,量子ξ 力學創始人之一,於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從沒有★人懷疑過他早熟、超強的學∩習能力:
小學一畢◥業,他就開始學習微積分,在中學,他就學習掌握了狹義相對論——要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1905年才發表,讓學◤界普遍認同,還花了很長時間。《時代》雜誌贊美他的人生Ψ 如同連鎖核反應,他的才智達到▓臨界質量,向四面八方爆裂,並發散出光和▆熱。
增高藥的代言人不能是個矮子,學習方法的代表人物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
如果要◣證明一個人擁有行之有效,可以借鑒的學習方法,不能僅僅搬出↓他本人的成就,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受到天賦、背景等種種因素影響,但如果他的經驗和指導,確實讓許多ㄨ人(特←別是普通人)從中受益,確確〓實實提高了他的學習效率,那麽這個學習方法才算是真正有效的。
而費曼恰恰是一位十分傑出的物理教師。他曾是加州理工學院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比爾蓋茨□ 談戀愛時,一個活動就是和女友一起去聽費曼的物理課。《費曼物理學ζ 講義》至今還是許多大學生初窺物理殿堂書ζ櫃上的寶典。
費曼本身也非常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甚至將自己的教學工作和隔熱成就看的同等重要——他認為:
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understand it.
如果不能將一個●物理概念講得讓一個新生聽♂懂,那麽說明我對這個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
對比現在很多高中物◇理老師,這是多麽痛徹的一個ζ 領悟
而費曼自己的老師Wheeler,也¤說過類似的一句話:
One can only learn by teaching.
一個人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是不@是一脈相承?
中國古代亦』有相同見解,十三經便〖有提到: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二、什麽是費曼學習法
簡而言之,就是以下◥四步:
1、確∏定學習目標;
2、模擬教學;
3、回顧;
4、簡化。
我們具體講解一下以♀上四步。
1、確定學習目標
在預習、復習的過程中,翻到書本中某一頁,一個個重要的、從沒見過的新概念或者新術語跳了出來。拿出白紙,在頁頂記≡下它,這就是你需要學習的概念。
第二步,目標確定①好的,接下來如何學習他呢?
2、模擬教學
你需要假想自己是一名老師▆,現在正有一位小白坐在你的面前,正望眼欲穿的等待你去給他講解。
你像老師備課那樣,翻閱書籍,參考資料,在這張白紙▃上寫下這個概念的解釋要點,然後默念——也可以》說出聲來——把這個概念的意義,用你自己♀的話,一字一句闡釋給你面前的那個小白聽。
卡殼了?不會講?自己也有不明白的部分?沒問題,這是很常見的,不要灰心。
3、回顧
把在第二步中,遇到〓的問題,解釋不※順暢的部分,自己也一知半解的部№分記錄下來,統統記錄下來,隨即,用第二步的模⊙式,逐步把這些部分闡釋清楚,梳理清楚。
這是一個降解的步驟。舉個例子,你現在︾要學習的概念是“幹細胞”,把這三卐個字寫下來,你在下面〗給出了幹細胞的闡釋:原始且未特化◤的細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的一類』細胞。
但你不明白什麽是分※化,那好,把“分化”、“特化”寫下來,繼續分別闡釋¤:
分化:分生組織細胞發育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個體,或者由其幼年至成熟的過程中,在生理★上的、形態上的改變。
特化:由於功能、潛能、適應力︽等方面的限制,導致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個體的結構上的改變,使得個體能針對某種功能具有卐更大的效益。。
……
這樣下去,你一定會得到最初學習目標的解釋。
OK,我們得到了目標概念的闡釋,但是這還不夠,要再想想:這個闡釋,可以〓再簡單一點嗎?對於小白Ψ 來說,容易理解嗎?
4、簡化
一個技巧:類比。
對於完全不懂生物學概念的小白來說,“原始且未特化的細胞、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的一類細胞”可能№太過於抽象,不如舉個類比生活的例子:
一塊面團,濕潤時它可以捏成各種形狀,捏面團的過程是分化、特化的過程,捏成的成品,就是各種組織╲細胞,而最初的面▲團,就∞是幹細胞。
這樣一來,即使→是小白,也能聽懂了。
你可能會問了:“這個概念,我明明是懂的,何必要簡化到這種程度呢?”
不,這是有必要的。這種類比可以讓你的理解更↑為牢固。早有【實驗證明形象思維在學生技能學習上的促進作用,此外,它還能提高人們的創造力,特別是在新穎性方面。
愛因斯坦在一封信中回顧自己在思考一些卐物理學問題的經驗的時候告訴對方:有時他的思考不以數字、字母為載『體,恰恰用的是圖像。
三、以教促學,積極學習
我們在前文中簡要介紹了費↓曼技巧的◆具體步驟。他的ξ 學習技巧確實在實踐上有很高的價值,也有許多人從中受益,最著↙名的例子,應該就是Scott H.Young,他利用費曼技巧,在一年內自學完 MIT 計算機專業的全部 33 門时时彩平台。
應該說,費曼本人沒有把費曼技巧理論化。他雖然是天才的學習者和傑出的教授,但他畢竟不是教育學家或⌒者心理學家,他的學習方法,主要是來¤自他本人的學習、教學實踐的經驗之談。
但事實往往是這樣的: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的優秀學習方法,在理論上也能站︼得住腳。
近年來,哈佛大學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風靡一時。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傳統學習方式,例如聽講、閱讀,往往屬於被動的個人學習,學習吸收率低於30%,而如果采取主動的√學習方式,例如小組討論,轉教別人,學習吸收率可以達到50%以上。
而在這個金字塔中,學習吸收率最高的,恰∞恰是費曼技巧強調的“模擬教▃學學習法”,吸收率達到了90%!
在費曼離世二十多年後,教育專家們指出:“達致最佳成效的方式為:富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與能╳居中串起並能扮演輔導角色的教授,共同在課堂上討論。宗旨為‘搭建起實務與理論的好橋梁’。”
這也正是※費曼技巧的精髓:以教促學,積極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結合理論(理論學習)和實踐(將學到的知識傳授給他人),以達成更高層次ぷ的學習。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以前高中自己學習◇物理競賽,更多停留以點到面層面,先自己搞懂一道道題目,依靠自己⌒ 的主觀能動性將經驗型的方法遷移到解決新題目上,很多時候】並不會過多去想,自己是怎麽想到這樣的解法的。當自己做老師開始∏教物理以後,視角則變成了以面到點,先將所有知識點、題型加以Ψ總結,然後歸納出通用的規律,再從這幾條通用規律出發,去理解所有知識和解題方法。同時為了讓◤一個小白能夠完全聽懂,還需要用一些類比,找到不同領域的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進而會有更為普遍的收獲。
因此,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以點到面的過程,一點一點揭開一個領域的面紗,而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以面到點的過程,在揭〓開面紗之後,抽象歸納出普遍的規律,再自上而下重新去審視一個一個的點,進而完全融會貫通!